中新網北京6月18日電隨著各地平均工資的出爐,北京等多地調整了新的社保繳費基數標準。由于平均工資的增加,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。不少網友感嘆,工資沒漲但社保繳費提高,實際到手工資變少,收入“被下降”。專家認為,中位數可能比平均工資更能反映全體就業人員收入實際情況,但不斷提高勞動者工資水平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。
多地調整社保繳費基數
近期,各地平均工資數據陸續出爐。作為制定社會保險征繳標準的依據,平均工資公布后,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也隨之進行調整。而伴隨著平均工資的增加,繳費基數的上浮也成為普遍現象。
北京市統計局近日公布數據顯示,2014年度全市職工平均工資為77560元,月平均工資為6463元。隨后,北京人社局下發通知,確定了2015年度各項社會保險繳費工資基數和繳費金額。
其中,繳費基數上限按照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%確定,為19389元,比去年的17379元增加2010元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、失業保險的職工繳費基數下限按照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%確定,為2585元,上漲了268元;參加基本醫療保險、工傷保險、生育保險的職工,繳費基數下限按照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%確定,為3878元,上漲402元。
此外,山西、陜西、成都、烏魯木齊等地的社保繳費基數近期也進行了調整,均比2014年有所提高。以烏魯木齊為例,2014年新疆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9591元,月平均工資4132元。按此確定,烏魯木齊2015年度月繳費基數下限為2479元,上限為12396元,比2014年分別提高了189元、945元。
事實上,早在今年年初,天津、重慶、福建、江西等地已經開始執行新的社保繳費基數標準。其中,2015年天津用人單位和職工繳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、失業、工傷和生育保險費基數的最低和最高標準分別為2812元和14058元。按此測算,社保繳費基數下限上調282元,上限則上調了1278元。
低收入者稱收入“被下降”
按照現行規定,職工本人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。本人月平均工資低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60%的,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%繳費;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%的,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%繳費,超過部分不計入繳費工資基數,也不記入計發養老金的基數。
這意味著,對于工資達不到平均工資60%的職工來說,要按照高于本人工資的基數進行繳費。也就是說,在平均工資和繳費基數連年上漲、而個人工資沒有上調的情況下,這部分人的實際到手工資是變少的,不少網友因此感嘆自己的收入“被下降”。